根據央視新聞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加強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出口管制應詢答記者問。有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商務部發布公告,針對美國加強兩用物項出口管制,請問是出于什么考慮?商務部發言人表示,近年來,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無端限制有關產品對華出口,并將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制裁清單進行打壓遏制,嚴重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企業正當合法權益,嚴重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自去年以來,中國對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兩用物項實行了出口管制措施。商務部又發布關于加強對美國出口管制的公告,宣布嚴控對美國出口相關兩用物項。外媒普遍將此視為對美國一系列打壓遏制行為的迅速反制。據路透報道,由于中國是鎵、鍺、銻等關鍵礦產的主要供應國,中方的出口管制措施已導致這些礦物在國際市場的價格飆升。許多西方企業的供應出現缺口,不得不尋找替代供應。
德國工業聯合會的報告指出,不少歐洲企業已經開始抓瞎了。就像德國漢高公司,已經不得不暫停供應部分汽車配件,這就跟多米諾骨牌似的,一個倒下去,后面全都要跟著倒。美國商務部更是預測,這波管制可能給美國帶來高達34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這數字可不是鬧著玩的。短期來看,這些金屬的價格估計還得在”云霄飛車”上坐一陣子。就像炒股一樣,有人歡喜有人愁。不過長遠來看,各國肯定會想方設法找”備胎”。
國際社會也有其他國家國土內儲存著相關原材料。但相較于我國來說,這些國家無一都面臨著或多或少問題。其中沒有完善的開采及提煉等領域進行結合的產業鏈,無疑是不少國家無法像我國這邊對相關礦業進行開采并出口的重要原因。因此為了能夠從中攫取一份收益,不少國內儲存有銻鎵鍺等原材料的礦石都會邀請我國政府幫其進行開采和提煉。這無疑代表著我國實力。雖然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公開宣稱從我國進口相關原材料是為了擴充本國儲備。
以往美國常使用“法外治權”,限制他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如今中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明確將出口管制延伸至中國境內外公司,使美國企業和相關方也面臨類似的限制,打破了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不合理特權,體現了反制的對等性和合理性,在國際規則層面上對美國形成了有力制約。全球產業鏈分工明確,中國產品及零部件在許多產業鏈中占據重要地位。通過管制措施,可促使各國重新審視產業鏈布局,推動供應鏈多元化和區域化發展。
據中國日報報道,美國商務部發動了對中國芯片產業的新一輪大規模制裁,把140家中國公司拉進了黑名單,不僅限制美國公司和他們做生意,還通過“長臂管轄”牽扯到了大量使用美國技術的第三國企業。靴子落地,措施嚴厲。但相比前兩周外媒炒作的版本,美國實際推出的制裁內容倒是做了明顯的弱化。制裁公司數量從200多家縮減到了140家,“長臂管轄”也開了口子,豁免了荷蘭和日本。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這是因為荷蘭和日本政府不愿合作,美國本土企業也激烈反對,使得美國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協。
再者美國的做法加速了全球科技產業的去美國化進程。中國和其他國家正在加大對本土科技產業的投資和支持,以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這種趨勢長遠來看可能會削弱美國在全球科技領域的主導地位。此外美國的制裁措施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擔憂和批評,許多國家和企業認為,美國的做法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也不利于全球科技創新的協作。長期來看,這可能會導致全球科技市場的進一步分化,不利于美國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據統計,中國在某些關鍵技術上已經領先世界,專利數量也超過了美國。2018年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競爭,但中國芯片出口額不僅沒跌,反而翻倍了。這說明美國的策略沒達到預期效果。美國的對華制裁,盟友不支持,自家企業也受損。技術發展本無國界,合作才能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