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伊拉克將滯留在境內的敘利亞士兵遣返回國的報道,再次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在這個動蕩不安的地區。從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一個國家對國際法與鄰國責任的遵循,但背后卻暗藏著更為復雜的地緣政治棋局。
1、伊拉克遣返巴沙爾王牌部隊
伊拉克的舉動可不是心血來潮。
據央視網報道,伊拉克聯合行動指揮部副司令凱斯·穆罕默達維向外界宣稱,伊拉克正采取一系列策略,以確保邊境安全,之所以將滯留在伊拉克境內的巴沙爾“王牌部隊”第4裝甲師遣返回國,目的正是在于此。
這話聽起來義正詞嚴,實則意味深長。要知道,早些時候,伊拉克政府發言人巴西姆·阿瓦迪還強調國,敘利亞的一切發展態勢與伊拉克國家安全緊密相關,對于敘利亞的危機,伊拉克更希望能夠和平解決,不尋求對其進行軍事干預。
從中不難覺察到,伊拉克兩則聲明背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略轉移。此前,敘利亞與伊拉克什葉派武裝聯手襲擊駐扎在兩國的美軍基地,短短14個月內發動了120多次打擊,這是對美軍布局的一次又一次直接反制。
可想而知,昔日戰友,如今卻把自己送回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掌控的“龍潭虎穴”中,其中有多少暗流涌動?
2、驅逐部隊只是第一步,背后推手都有誰?
從伊拉克總理顧問易卜拉欣·蘇邁達伊的爆料中,我們也能看出一些不尋常苗頭,那就是美國的施壓。
他稱,美國正施壓要求伊拉克解散境內所有親伊朗武裝,而驅逐敘利亞第4裝甲師,很可能只是第一步。
當然,除了美國,土耳其也是幕后推手之一。
土耳其一直以來對于敘利亞的領土有著野心,其大力支持包括HTS和SNA在內的反政府武裝,這些力量發起“閃電戰”:叛軍大舉進攻,敘利亞政府軍節節潰敗,許多戰略要地喪失,如阿勒頗、哈馬等城市相繼陷落,這對于政府軍來說,是士氣和信心雙重打擊。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個武裝力量“搶地盤”背景下,“抵抗之弧”的角色愈發尷尬。俄羅斯因深陷烏克蘭沖突,自身難保,無暇顧及敘利亞的困境。而伊朗同樣受到經濟制裁,內部經濟頹勢不容小覷。
3、敘利亞的重要性
因此,德黑蘭即便想幫,也捉襟見肘。尤其是在美國的多重打壓下,其援助敘利亞的民兵力量頻頻遭遇空襲和阻撓,這讓曾經堅不可摧的聯盟瞬間風雨飄搖。
而俄羅斯呢?盡管在全球范圍內依然被視作軍事大國,但在情報與戰場態勢感知方面,面對敘利亞突如其來的變化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就像是在烏克蘭戰場上,俄羅斯也曾遭遇過慘痛的失利。因此,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空有炸彈飛舞,卻無能力穩住腳跟。
如果我們稍微將目光放長遠一點,會發現,敘利亞的危機不僅僅是一個孤立事件,它折射出的是整個中東格局的交織與重塑。
畢竟敘利亞是中東“抵抗之弧”的樞紐,是連接伊朗革命衛隊和黎巴嫩真主黨的交通線。如果敘利亞真的被割裂,那對于俄羅斯、伊朗,甚至是整個反霸陣營來說,都將是無法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