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援引路透社近日消息,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宣稱,上任后將對中國商品加征10%的關稅。這一表態使得在其明年1月就職之前,已經有諸多相關事件開始發酵。在此期間,中方有關企業上周采購了約75萬噸美國大豆,本周又采購了約50萬噸。
路透社近期援引兩名了解情況的貿易商消息進行報道,稱中方的相關企業在本周購買了50萬噸美國大豆,這批大豆將會在明年3月和4月進行交付。另外,中方于上周訂購了75萬噸美國大豆,預計在明年1月至3月間交付。
報道顯示,中國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對于美國和巴西而言,中國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在2023年,中國進口的大豆中,來自美國和巴西的大豆供應量加起來所占的比例超過了九成。
在特朗普存在潛在“關稅威脅”的情況下,中國沒有消極應對。有數據表明,近期中國企業大量采購美國大豆,數量多達125萬噸。這一規模宏大的采購行動,顯然是中國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所采取的戰略應對之舉。
從一個方面來看,這一舉措彰顯了中國維護全球貿易穩定以及保障本國糧食安全的堅定決心。從另一個方面而言,這也許是中國向特朗普傳達的一個信號:中國并不懼怕所謂的“關稅大棒”,不過中國更傾向于通過合作而非對抗的方式來處理貿易爭端。這種“以柔克剛”的策略是很值得深入思考的。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著實令人心驚。近期報告表明,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雖然處于增長態勢,但其漲幅卻在不斷縮小。更為重要的是,據預測,在2024/25年度,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量與上個月的預測相同,并且同比下降了2.7%。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商家們正在為或許即將到來的“貿易競爭”積極籌備。據《華爾街日報》消息,眾多美國進口商正加快節奏,盡量從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大量進口商品,目的是規避未來可能產生的價格上漲風險。其實,這種情況并非頭一回出現。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內,美國開始對中國產品征收高額關稅時,類似的情況就已經有過了。那時,很多企業為了削減成本,都趕在關稅生效之前大量采購貨物,最終致使那一年美國對華貿易赤字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中美之間的矛盾在結構上有所體現。中國制造業規模龐大,其向全球輸出的工業產品具有價格優勢。而美國本土面臨著嚴重的產業空心化問題,這使其在與中國商品競爭時處于劣勢,兩國貿易逆差因此不斷擴大?;谶@種情況,特朗普發起了貿易競爭。之前被西方國家大肆炒作的“中國產能過剩論”,其根源也在于此。
通俗來講,雙方都有“囤貨”之舉。中國是重要的大豆進口國,在全球范圍內,中國對大豆的需求極為龐大,這種龐大的市場需求意味著豐厚的利潤。美國和巴西的大豆嚴重依賴中國市場,以去年的數據為例,中國從這兩個國家進口的大豆比例超過了九成。同時,對于美國商家而言,中國是其最大的出口國,中國產品實惠且質量高,這使得美國對中國產品存在依賴關系。在此種背景下,中美有較大可能進入一段短暫的蜜月期。
中國的對美政策具有穩定性與連續性,這彰顯出大國的戰略定力與寬廣胸懷。中國希望與美國維持對話,對分歧加以管控,增強信任、消除疑慮,拓展合作領域,共同探索兩個大國在全球的正確相處模式,從而造福中美兩國,并且惠及全世界。
我們愿意就購買美國農產品進行商談,并且已經將這一意愿告知特朗普。如果美國方面依舊執迷不悟、一意孤行的話,這種行徑將會被全世界看在眼里。到那個時候,一旦我們采取反制措施,全世界都會產生共鳴、同仇敵愾,甚至可能紛紛效仿我們的做法。特朗普要是膽敢對眾多國家加征關稅,必然會遭到眾多國家的集體抵制。所以啊,大國之間的博弈與智慧是非常復雜的。這里面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再過幾個月我們就會知曉,大家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