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巨潮WAVE
作者:小盧魚
新年伊始,大大小小的金融機構紛紛開始沖刺“開門紅”。
相比已經增長失速的銀行、券商,保險公司沖刺業績的口號顯得更有底氣,一些頭部保險公司在去年8、9月就已經基本完成了全年業績目標。
作為金融機構里曾經“最LOW”的那一類,保險公司在過去幾年表現得比其他高大上的金融機構強得多,業務更穩定,收入也更多。從它們近年來頻繁舉牌上市公司,也能看出來。
2024年全年險資舉牌次數達到了20次。舉牌方包括紫金財險、長城人壽、瑞眾人壽、新華保險等8家保險機構,舉牌次數和被舉牌上市公司家數均創下2021年以來的新高。
其中,長城人壽舉牌無錫銀行、城發環境、江南水務、贛粵高速、綠色動力環保5家上市公司,舉牌次數最多。新華保險緊隨其后,舉牌上海醫藥、國藥股份、海通證券H股3家上市公司。
平安人壽通過集合競價等方式購入的工商銀行H股,在2024年末也達到了可以觸發舉牌規則的15%持股,如此罕見的大手筆投資說是讓市場側目也不為過。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正是險資“錢多到沒處花”的真實寫照。
只是,在利率中樞持續下行、房地產也無大起色的大環境下,留給險資做資產增值的選項著實不多了。
股息
低利率時代也要追求“穩穩的幸?!?。
險資的海量資金主要來源于保費,這其實是一種負債,所以在資產端需要有持續、穩定的收益才能匹配負債端的支出。在全球低利率的時代,高股息、低波動資產就成了險資的必然選擇,銀行股H股就是這類資產的典型代表。
以工商銀行為例,2024年其H股股息率約6.4%,每股派息0.1434元,總派息金額約511.09億元。按照15%的持股比例來匡算,對應的現金派息就有76.66億元。而平安人壽2023年、2024Q1-Q3的投資凈收益不過183.25、159.65億元。
加上每年1月份都是大銀行的“分紅潮”,平安人壽等保險公司在年前加緊完成對銀行股的舉牌,目的性很是明確。這也不是險資獨有的想法,其實近期資本市場上對于銀行(尤其是四大行)的搶籌搶紅利行為都很明顯。
政策方面也在催化優質上市公司的分紅行為。2024年12月17日國資委發布《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第七點提到要穩定投資者回報預期,內容主要以鼓勵分紅、提高分紅率為主。
同日中證結算發布公告,宣布將于2025年1月1日開始減免 A 股分紅派息手續費,或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分紅意愿。以2024年來A股累計分紅額測算,新規或降低手續費成本47%。
預計2025年提高分紅的上市公司將會更多。與前期因長端利率回落而搶跑、資產相對性價比降低的債券相比,高股息仍然是險資“開門紅”增量資金配置的最優選之一。
而且高股息股票常常具備低估值的特征,除權除息后,投資者又看好公司未來業績穩定增長、PE維持穩定,就會因為“撿便宜”的心態介入、推升股價回歸基準價,甚至達到更高的行情。
也就是說,險資還能從這些高股息上市公司的股價上漲中獲利。
2024年市場上銀行股等紅利資產的優秀表現自不必說,事實上在考慮股利再投資收益的情況下,中證紅利全收益2010年以來相對中證A股全收益指數累計超額收益為 64.9%,2015年后更是大幅跑贏全A。
同期,恒生高股息率全收益相對恒生綜指全收益累計超額收益也超過了59%,僅19-21年初跑輸。
除了銀行非銀,電力及公用事業、交通運輸、石油石化、煤炭鋼鐵都是傳統的高股息板塊,過去一年同樣受到了險資舉牌的青睞。其中銀行、交通運輸等傳統紅利板塊籌碼擁擠度已來到滾動一年高位,倉位分位數超過90%。
考慮到市場整體資金面回歸至存量博弈階段,部分投資者表達出對擁擠度過高
的擔憂,試圖尋找新的高股息方向,比如潛力型高股息板塊醫藥、化工、有色等。新華保險就在去年11月舉牌了2家醫藥公司。
未來險資是否會舉牌更多潛力型高股息板塊的上市公司,值得市場更多關注。
分紅
浮動收益型產品迎來重要時刻。
當險資不得不重視權益投資、頻繁舉牌上市公司的時候,分紅險等浮動收益型保險產品的系統重要性也在提升,有望重回C位。
分紅險是指保險公司將其實際經營成果優于定價假設的盈余,按照一定比例向保單持有人進行分配的壽險產品,因而兼具保障和投資功能。
分紅險的重要特征有三個,一是保單持有人每年都有權分享公司經營成果,紅利分配比例不低于70%;二是紅利分配并不確定,主要取決于實際經營狀況,客戶會承擔一定的投資風險;三是定價精算假設較為保守。
分紅險在2013年之后的十年間,并不太受市場歡迎。截至24H1,四家上市險企分紅險保費合計占比僅18.1%。這是因為當時傳統險預定利率放開至3.5%(尤其十年期以上年金可達4.025%),居民并沒有太大動力購入收益不確定的分紅險。
但是,在銀行存款掛牌利率陸續下調,銀行理財和公募基金受凈值波動也會產生持有期虧損的2025年,2.5%預定利率的傳統儲蓄型保險產品固然不錯,2.0%保底+浮動收益的分紅險也能承接部分相當一部分的居民儲蓄需求。
而且參考發達地區的經驗,美國儲蓄分紅型保險占據了近40%的壽險保費市場,中國香港分紅業務在非投資相連保費中的占比更是突破80%,那么大陸地區分紅險的市場份額明顯還有提高的空間。
去年下半年以來,多家上市險企強調將增加分紅險銷售占比,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統計,2024年11月以來上新的人壽保險、年金險分別有213款、126款,其中分紅型產品分別72款、45款,占比頗高。
中國平安副總經理付欣就表示,“預計后續分紅險會替代傳統型產品成為新的主力產品類型,占比可能會超過50%”。
這不僅是因為看到了分紅險的銷售潛力,也是因為在現行會計準則下,分紅險對應的FVTPL資產的公允價值波動會被CSM吸收后再逐期釋放,大幅降低股票資產價格波動對保險公司當期利潤表的影響。
分紅險的收益平滑機制,對正在增加權益投資的保險公司的財務表現無疑是有利的。
通過提高分紅險銷售占比、與被保險人共擔投資風險,保險公司可以在“資產荒”背景下,降低負債端剛性成本及資產負債匹配壓力,從而為險資資產配置提供一定的靈活性。
國家的支持態度也很明確,去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保險業“國十條”就強調要推進產品轉型升級,并首次提到支持浮動收益型保險發展。
至于居民是否真的買賬,還要看這些新銷售的分紅險最終的紅利實現率。
自救
另類投資助力新質生產力。
如果說分紅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是推動險資入市的基礎之一,那么“國十條”的真意顯然并不是鼓勵險資著眼于股價漲跌賺差價,而是徹底激活這些長期資金穩定資本市場的功能。
所以過去一年,我們看到的更多是險資舉牌,是從單純的權益投資逐漸加碼到長期股權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不僅能夠為保險公司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和分紅,還可能涉及到被參股、控股公司的治理權。險資這一輪熱衷于舉牌銀行股,也未必沒有業務協同的考量在里面。
畢竟在“報行合一”的政策背景下,營銷費用受到一定限制,精準營銷才能穩固市場份額。而保險公司參股銀行后,雙方可以基于更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內部協調來優化費用結構,降低合作成本,提高營銷效率。
并未舉牌銀行股的新華保險,其權益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行為邏輯就更值得探究了。
在投資品種方面,新華保險除了高股息策略,還有兩大原則。一是緊跟國家的產業方向,特別是新質生產力和國家重點扶持的領域;二是狠抓行業龍頭,比如即將被吸收合并為券商新龍頭的海通證券H股。
新華保險舉牌上海醫藥、國藥股份,就是體現了其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從資產端和負債端對醫療康養產業進行全方位布局,以期分享醫療健康行業未來發展的長期紅利。
據悉,截至2024年6月末,新華保險服務實體經濟投資規模超過9200億元,服務國家戰略投資規模達2600億元。其中,助力科技創新和現代產業系體系建設投資余額418.77億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投資余額1707.9億元。
同時,險資投向信息基礎設施等新基建的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登記規模超過 2000 億元,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債權計劃、股權計劃登記規模超過 5500 億元。
例如中國人壽去年就攜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及云南能投,三方共同出資成立云南新能股權投資基金,總規模100億元,用于投資水電行業。這與其他險資舉牌電力及公用事業上市公司的行為,有異曲同工之妙。
股權投資、另類投資雖然風險較大,但在低利率的大環境下,這似乎已經成了資金成本仍舊高于4%的險資們不得不冒的風險。
因為更尖銳的問題在于,如果沒有像險資這樣的耐心資本支持,中國的新質生產力要如何發展,市場信心要到何時才能恢復,都將成為更復雜的問題。
這幾個月快速下跌的利率,正是對經濟悲觀預期的真實映照,而這種跌速讓險資等金融機構的預定利率、市場利率動態調整機制并沒有很好的發揮防范利差損風險的作用。長此以往,保險公司的虧損會越來越大,嚴重影響金融體系的穩定。
買銀行,投科創,險資何嘗不是在自救。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