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觀察者網 王愷雯
特朗普的“領土擴張夢”從拉美做到了北極,他對格陵蘭島的覬覦越來越強烈,讓丹麥政府緊張起來。而作為丹麥自治領地的格陵蘭島,也在此刻響起“獨立”呼聲。
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總理穆特·埃格德在新年講話中表示,格陵蘭島與丹麥的合作沒有成功地創造出完全的平等,他呼吁格陵蘭島擺脫殖民主義的“枷鎖”。
路透社、《金融時報》等媒體指出,近年來,格陵蘭島獨立運動蓬勃發展,部分原因在于20世紀丹麥政府不當行為的曝光,包括20世紀60年代對格陵蘭島土著婦女的大規模強制節育。
“如是丹麥女性,人們會有什么反應?”
據報道,在1966年至1970年間,多達4500名格陵蘭島因紐特婦女被置入宮內節育器(節育環),這個數字約占當時格陵蘭島育齡女性的一半,最小的受害者年僅12歲。這一行動通常未經女性的同意,年紀小的女孩們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被置入節育環時,納賈·萊伯斯(Naja Lyberth)只有14歲,是家里10個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個。
納賈·萊伯斯 《衛報》
“我真的不知道那是什么,他(醫生)從未解釋過,也沒有得到我的許可?!比R伯斯2022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時說,當時她在一次學校常規體檢后,被置入了節育環。
幾十年來,萊伯斯一直把這段遭遇隱藏在心底。大約6年前,她決定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談論此事,并在報紙上刊登了有關文章,成為格陵蘭島第一位公開談論此事的女性。萊伯斯創建了一個臉書群組,很快聚集了一批有著相同遭遇的女性。
“很多女性都聯系我,”納賈說,“似乎女孩的年齡越小,節育環帶來的并發癥就越多。這太可悲了。”
來自格陵蘭島首府努克的卡特琳·雅各布森(Katrine Jakobsen)說,她在12歲那年被置入節育環,那是1974年,她被一個親戚的女友帶去看醫生。
此后20年中,雅各布森經歷了一系列疼痛和并發癥,她在接近40歲時切除了子宮。
“這件事對我的生活影響很大。我從未有過孩子,”雅各布森說,“我也從未告訴過任何人。我一直以為只有我一個人有這樣的經歷。”
阿爾南瓜克·波爾森(Arnannguaq Poulsen)在16歲那年被置入節育環,當時她并不在格陵蘭島,而是在丹麥的一所寄宿學校就讀,每年只能回家一次。
“手術前他們沒有征詢我的意見,我根本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這是干什么的。”波爾森說。一年后,她回到格陵蘭島時取出了節育環?!拔矣X得我當時別無選擇,我無法接受?!?/span>
回憶起這段經歷,已年過花甲的波爾森淚流滿面,“如果不是格陵蘭女性,而是丹麥女性,人們會有什么反應?”
當事人爭取賠償 德媒截圖
經過多次失敗的嘗試,萊伯斯終于在35歲那年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她表示,很多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女性發現她們一直無法懷孕,一名女性直到2022年才發現自己被置入了節育環。
英格麗德女王醫院的婦科醫生阿維亞·西格斯塔德(Aviaja Siegstad)回憶,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她和同事們遇到了一些難以懷孕的患者,她們不知道自己被置入了節育環。西格斯塔德表示,有一些婦女是墮胎后在沒有被告知的情況下被置入節育環。
“這是種族滅絕”
據報道,對格陵蘭島女性的節育一直持續到70年代中期。丹麥政府試圖通過這種手段限制當地人口的增長。
格陵蘭島曾是丹麥的殖民地,1953年并入丹麥。隨著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的改善,格陵蘭島的人口迅速增加,到1970年幾乎翻了一番。
在哥本哈根大學歷史學教授蘇倫·路德(Soeren Rud)看來,強制節育的部分原因是出于“經濟考慮”,這減少了“提供住房和福利服務的挑戰”,但也是殖民主義心態的結果。
隨著更多細節被揭露,格陵蘭島人越來越憤怒。據“今日北極”(Arctic Today)2022年的一篇報道,丹麥議會格陵蘭島議員阿基-馬蒂爾達·霍伊-達姆(Aki-Matilda H?egh-Dam)將這場強制性節育運動稱為“種族滅絕”。
格陵蘭島知名政治人物、努克市前市長阿西·納魯普·開姆尼茨(Asii Narup Chemnitz)說: “我最初的反應是,‘種族滅絕’可能有些夸張,但隨著丑聞的輪廓變得清新,這種說法其實沒有錯?!?/span>
2022年,丹麥和格陵蘭政府宣布對強制節育一事展開調查。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總理穆特·埃格德當時在一份聲明中寫道:“這些年來,我們目睹了一個又一個悲傷的故事被揭露出來。這些故事給當事人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格陵蘭全體人民都支持進行歷史調查?!?/span>
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總理穆特·埃格德 格陵蘭島政府網站
調查結果預計在2025年5月公布。在萊伯斯看來,這是丹麥政府在拖延時間。她表示,這些婦女中最年長的已經80多歲,她們等不及了,唯一的選擇就是通過法庭尋求正義。
2023年10月,萊伯斯和另外66名女性致信丹麥政府,要求其向每名受害者賠償30萬丹麥克朗(約合4.14萬美元),丹麥政府并沒有采取行動。
隨后,越來越多的受害女性加入了維權的隊伍。2024年3月,143名格陵蘭女性起訴丹麥政府,指控其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強迫她們置入節育環,要求獲得總額近4300萬丹麥克朗(約合590萬美元)的賠償。
“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想重新獲得尊嚴和對我們子宮的尊重?!比R伯斯說。
丹麥政府對格陵蘭島土著的歧視與侵害不止于強制性節育。另一項飽受詬病的行動是上世紀50年代的“小丹麥人”實驗。
當時,22名因紐特幼童被帶離家園,送至丹麥寄養家庭。丹麥的目標是“培養小丹麥人,讓他們成為知識分子,成為格陵蘭的榜樣”。
在丹麥期間,這些因紐特孩子被禁止說母語。一年半后,6個孩子留在了丹麥寄養家庭,剩余16人被送回格陵蘭島,但沒有回到家人身邊,而是被安置在丹麥紅十字會在努克開辦的一家孤兒院。在那里,他們依然只能說丹麥語,被禁止與其他格陵蘭兒童玩耍,與家人的聯系也非常有限。
為這一事件撰寫調查報告的詹森(Jensen)表示,這些孩子中的一半人在長大后患上了精神疾病或存在藥物濫用問題,生活艱難。
2020年,當丹麥政府向當年被強行帶離家園的22名因紐特兒童道歉時,只有6人還活在世上。2022年3月,丹麥政府同意支付每位幸存者25萬丹麥克朗的賠償金(約合3.45萬美元)。
1951年,參與“小丹麥人”實驗的格陵蘭因紐特兒童與丹麥王后英格麗德見面 丹麥救助兒童會
格陵蘭島在1979年獲得自治權,但直到一直到1992年才從哥本哈根手中接管了衛生部門的控制權。2009年,格陵蘭島在全民公決中批準了《自治法》,正式改制成為一個內政獨立但外交、國防與財政相關事務仍委由丹麥代管的過渡政體。
2019年,當特朗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提出“購買”格陵蘭島時,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曾以“荒謬”回應,前首相拉斯穆森當時也表示:“這是愚人節的玩笑?!?/span>
如今,當即將再度踏入白宮的特朗普表示不排除“武力奪島”、特朗普之子挑釁性地訪問格陵蘭島時,終于觸動了丹麥政府的神經,但弗雷德里克森的回應多少有點心虛,一邊強調格陵蘭島是“非賣品”,一邊向特朗普示好,表示丹麥希望與美國合作,并聲稱在格陵蘭島周邊地區發揮重要作用的是美國,而不是俄羅斯。
“作為美國非常親密的盟友,我認為有理由歡迎美國日益增長的興趣,但必須以尊重格陵蘭人民的方式進行?!备ダ椎吕锟松?日對丹麥媒體表示。
回顧丹麥在歷史上對格陵蘭島人民的所作所為,這個時候對著美國搬出“尊重”二字,可以說是相當諷刺了。
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總理穆特·埃格德在新年講話中提到,《自治法》的條款為格陵蘭島的獨立奠定了法律基礎,“國家憲法草案已經準備好,格陵蘭獨立國家的框架建設工作已經開始”?!罢汀毙侣劸W歐洲版(Politico EU)猜測,格陵蘭島將于今年4月舉行全民公投,以決定是否獨立。
丹麥政府本周早些時候承認,格陵蘭島有可能走向獨立。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當地時間1月8日表示:“我們充分認識到格陵蘭有自己的野心,如果這些計劃成為現實,格陵蘭島將會獨立,但不太可能成為美國的一個聯邦州?!?/span>
來源|觀察者網